电子电路:集成电路的定义与发展分析-KIA MOS管
集成电路的定义与特征
集成电路构成持续发展。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是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联,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容、电阻等有源无源器件,集成在一小块半导体晶片上并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能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的微型结构。
集成电路由最初的电子管到后期的晶体管,集成电路里的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发展,同时元器件也在成倍增长。
随着各种先进封装技术如铜互连、浸没式光刻、3D 封装技术的不断涌现,集成电路已由最初加工线宽为 10 微米量级,2018 年量产集成电路的加工技术已经达到 7 纳米。
同时,作为集成电路的衬底,硅圆片早期的直径已由最初的 1in(约 25.4mm)增长到现在的 300mm(约 12in)。
集成电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
信息交流活动是人类文明组成部分,人们在信息在共享和交换中产生价值。
进入 21 世纪,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液晶和等离子平板显示器逐渐取代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图像感知、传输和显示均在“固体”中进行,这使得移动设备传输信息成为了可能。
微电子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信息世界,进入了从 1998 年开始的初期信息社会,使得集成电路立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世界集成电路重心已从欧美转向亚太地区。1986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按区域分布的市场占比区分,日本市场是最大的区域市场,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 39.7%,而此时亚太(除日本外)市场仅占 7.8%。
进入 21 世纪后,亚太(除日本外)市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2000 年,日本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例下降至 22.9%,较 1986 年下降了 16.8%;
与此同时,亚太(除日本外)地区市场已经快速增长至达到 25.1%的占比,成为仅次于美洲地区的第二大区域市场,此时,美洲和欧洲地区市场分别占全球市场 31.3%和 20.7%。
随着技术的发展,亚太地区(除日本)的半导体生产研发技术不断进步,半导体生产体系日益完善,半导体生产重心已经转移至亚太(除日本)地区;
同时,进入 21 世纪后,亚太(除日本)地区对经济水平获得快速发展,人们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半导体产品需求增加,因此,世界半导体市场中心也转移至亚太地区。
2016 年,亚太(出日本外)地区市场已占全球市场 61.5%,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地区。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招商引资,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从产业的角度看,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 2002-2019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1.70%,已由 2002 年的 268.40 亿元扩大到 2019 年的 7562.3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在我国仍然经历着双位数的增长。
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达到 4740 亿美元,中国约占世界半导体产业的 19.57%,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产业所在地。
联系方式:邹先生
联系电话:0755-83888366-8022
手机:18123972950
QQ:2880195519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天吉大厦CD座5C1
请搜微信公众号:“KIA半导体”或扫一扫下图“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供 MOS管 技术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