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可易亚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高新企业

cn en

应用领域

无刷马达工作原理,无刷马达电路图-KIA MOS管

信息来源:本站 日期:2025-10-28 

分享到:

无刷马达工作原理,无刷马达电路图-KIA MOS管


无刷马达原理

无刷马达(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换向器替代传统的机械换向器,实现电机转子的连续旋转。无刷马达通过电子换向系统替代传统机械电刷,利用位置传感器检测转子磁极位置,控制器驱动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从而驱动永磁体转子旋转,实现高效、低磨损的能量转换。

无刷马达组成:

1.定子:包含硅钢片叠压铁芯和三相绕组线圈,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

2.转子:由永磁体(如钕铁硼)构成,提供恒定磁场,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

3.位置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或编码器实时检测转子位置,输出信号至控制器。

4.电子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MCU)和驱动电路(如三相逆变器),根据位置信号生成PWM波形控制绕组电流。

无刷马达工作原理步骤:

1.位置检测与信号处理:位置传感器(如霍尔元件)监测转子磁极位置,输出相位差120°的方波信号至控制器。

2.电子换向控制:控制器根据位置信号,通过功率开关管(MOSFET/IGBT)按特定时序导通定子绕组。例如,当霍尔信号为101时,控制器驱动U相上桥臂和V相下桥臂导通,形成U→V的电流路径,产生旋转磁场。

3.磁场驱动与转子旋转:定子旋转磁场与转子永磁体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连续转矩。通过六步换向逻辑(U→V→W→U循环),磁场以60°电角度步进旋转,推动转子同步转动。

无刷直流马达控制电路

无刷直流电机(BLDC)是一种高效、高可靠性、低噪声和低维护成本的电机,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许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电动车等。

三相六臂全桥驱动电路

无刷马达,原理,电路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如图所示,采用三相六臂全桥驱动方式,采用此方式可以减少电流波动和转矩脉动,使得电机输出较大的转矩。在电机驱动部分使用6个功率场效应管控制输出电压,四轴飞行器中的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电源电压为12 V.驱动电路中,Q1~Q3采用IRFR5305(P沟道),Q4~Q6为IRFR1205(N沟道)。该场效应管内藏续流二极管,为场效应管关断时提供电流通路,以避免管子的反向击穿,其典型特性见参数表,T1~T3 采用PDTC143ET 为场效应管提供驱动信号。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采用三相六状态控制策略,功率管具有六种触发状态,每次只有两个管子导通,每60°电角度换向一次,若某一时刻AB 相导通时,C 相截至,无电流输出。单片机根据检测到的电机转子位置,利用MOSFET的开关特性,实现电机的通电控制,例如,当Q1、Q5 打开时,AB 相导通,此时电流流向为电源正极→Q1→绕组A→绕组B→Q5→电源负极。类似的,当MOSFET 打开顺序分别为Q1Q5,Q1Q6,Q2Q6,Q2Q4,Q3Q4,Q3Q5时,只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准确换向,就可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连续运转。

三相全桥驱动电路

无刷电机三相全桥驱动电路,使用六个N沟道的MOSFET管(Q1~Q6)做功率输出元件,工作时输出电流可达数十安。为便于描述,该电路:Q1/Q2/Q3称做驱动桥的“上臂”,Q4/Q5/Q6称做“下臂”。

无刷马达,原理,电路

图中R1/R2/R3为Q1/Q2/Q3的上拉电阻,连接到二极管和电容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原理请自行分析),为上臂驱动管提供两倍于电源电压(2×11V)的上拉电平,使上臂MOSFET在工作时有足够高的VGS压差,降低MOSFET大电流输出时的导通内阻,详细数据可参考MOS管DataSheet。

上臂MOS管的G极分别由Q7/Q8/Q9驱动,在工作时只起到导通换相的作用。下臂MOS由MCU的PWM输出口直接驱动,注意所选用的MCU管脚要有推挽输出特性。

KIA半导体是一家致力于功率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研发与销售的高新技术型企业,竭诚服务全球开关电源、绿色照明、电机驱动、汽车电子、新能源充电桩、太阳能设备、数码家电、安防工程等行业长期合作伙伴,主动了解客户需求,不断研发创新,为客户提供绿色、节能、高效的功率半导体产品。

无刷马达,原理,电路

联系方式:邹先生

座机:0755-83888366-8022

手机:18123972950(微信同号)

QQ:2880195519

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英泰科汇广场2栋1902


搜索微信公众号:“KIA半导体”或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供 MOS管 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图文来源其它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