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快充桩和交流充电桩区别,优缺点详解-KIA MOS管
直流快充桩和交流充电桩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是将外部电源的交流电(AC)转化为电池储存的直流电(DC)。
交流充电桩将这一转换过程交给了车载充电器,它将外界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进行储存。
直流充电桩则在充电桩内部完成了交流到直流的转换过程,直接向电动汽车电池供应直流电。
工作原理区别
交流充电桩输出的依然是交流电,这种电流需要经过车载充电机(OBC)转换为直流电后才能为电池充电。这一转换过程限制了充电速度,因为车载充电机的功率通常有限(3.3kW-22kW不等)。
直流快充桩则直接输出直流电,它内置了高功率的整流装置,可以绕过车载充电机,直接将电能输送到电池。这种"捷径"使得充电速度大幅提升,这也是为什么直流快充能在短时间内为电动车补充大量电量的原因。
充电速度区别
交流充电桩的典型功率范围在3.3kW到22kW之间:
3.3kW(16A):每小时充电约20-30公里续航
7kW(32A):每小时充电约40-50公里续航
22kW(三相):每小时充电约120-150公里续航
直流快充桩的功率则高得多,通常在50kW到350kW之间:
50kW:30分钟可充约200公里续航
120kW:20分钟可充约300公里续航
350kW:15分钟可充约400公里续航
请注意,实际充电速度还受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限制,并非所有电动车都能支持最高功率的快充。
充电桩结构、成本区别
交流充电桩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充电枪、电缆、控制单元和通信模块组成。由于不需要大功率整流设备,其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成本低,维护也较为简单。
直流快充桩则复杂得多,内部包含整流模块、变压器、冷却系统等重型设备。这使得直流快充桩体积庞大(常如冰箱大小),安装需要专业团队,且对电网负荷要求高。相应地,其购置和安装成本也远高于交流充电桩。
对电池影响区别
直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可能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伤,因为其输出电流大,充电时会释放更多热量,高温可能导致电池容量骤减和电芯损害;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由于充电功率较低,充电时间较长,不会对电池产生过大的冲击,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
交流充电桩的优缺点
1. 成本较低:由于交流充电桩的转换器简单,且主要的电力转换在车载充电器内部完成,所以相比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的造价更低。
2. 安装维护简便:交流充电桩体积较小,安装灵活,对地面承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便于在个人住宅、商业建筑等场所安装使用。
3. 广泛适用:几乎所有电动汽车均支持交流充电,使得交流充电桩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然而,交流充电桩充电效率相对较低,一般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充电,更适合家用或工作地点停留时间较长的情景。
直流充电桩的优缺点
1. 充电速度快:最显著的优势是充电速度迅速。对于急需快速补充电量的消费者,直流充电桩可以在30分钟之内将电动汽车的电量充至80%左右,极大提高了充电效率。
2. 高效能转换:由于电力转换过程在充电桩内完成,减少了能量的传输损失,提高了充电效率。
3. 智能化程度高:直流充电桩一般配有更先进的控制系统和用户界面,可以提供更多充电管理和支付方面的功能。
直流充电桩的主要缺点是成本较高,安装和维护要求相对更为严格。因此,它们更多地被安装在公共充电站和快速充电网络中。
联系方式:邹先生
座机:0755-83888366-8022
手机:18123972950(微信同号)
QQ:2880195519
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英泰科汇广场2栋1902
搜索微信公众号:“KIA半导体”或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供 MOS管 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图文来源其它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