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闪烁电路图,电路工作原理分享-KIA MOS管
led闪烁电路图
采用三极管实现一个闪光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
从原理图可知用到的元器件:一个50K的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阻,一个电解电容,一个NPN型的8050三极管和一个LED灯。
首先,电位器电阻和电解电容组成一个对电容的充电和放电电路。电源上电时,通过对电解电容充电,直到电解电容的电压跟输入电压接近,就保持了电压的稳定。三极管将E-B反接就成为了一个稳压二极管,那么稳压二极管就会将电压稳定在一个值输出给LED供电。
电解电容给LED放点,放电后,前面的电位器和电阻又组成一个充电电路给电解电容充电。就这样循环下去,使得LED灯闪烁。
led闪烁电路(555定时器)
如下图555定时器方波发生器原理,其输出波形的周期计算公式为:TH=ln2*R1*C1,TL=ln2*R2*C1,其中ln2≈0.7,如下图取值R1=R2=768KΩ,C1=470μF,计算得TH≈250ms,TL≈250ms,所以该方波周期为T=TH+TL=500ms,频率为1/T=2HZ。
555定时器输出端的驱动能力约200mA左右,因此只接一个LED灯时可以不用三极管等器件作为驱动,可直接555定时器的输出脚(4脚)。
上图为占空比为50%的方波发生器原理,使用二极管D1和D2改变电容C1充放电的顺序,从而实现电容C1充电时只经过R1,放电时经过R2。若去掉这两个二极管,其充放电的周期公式为:TH=ln2*(R1+R2)*C1,TL=ln2*R2*C1。
LED闪烁电路(多谐振荡器)
下图是非常经典的LED交替闪烁电路,该电路是使用两个NPN三极管及电容充放电的原理实现LED1和LED2交替闪烁,若只需1个或1组LED时,可将LED2使用电阻代替即可。此电路属于多谐振荡电路,两个三极管一个管子导通时,另一个截止,通过容阻耦合使两个管子交替导通与截止,从而产生自激振荡。
原理:上电瞬间,由于电路两边的参数会有微小差异,两个管子导通时间肯定有先后,促使其中一个管子导通而另一个截止,形成一个暂稳态。假设Q1导通,Q2截止,则此时Q1的集电极(即电容C1左端)的电压为0,Q1基极的电压约为0.7V,此时,电容C1通过电阻R2进行充电,且电容C2也通过电阻R4进行充电,(假设VCC电压为5V)则电容C2充满后电容两端电压为4.3V(左端0.7V,右端5V),因为R4的阻值远远比R2小,因此电容C2的充电速度要比C1快得多。当C1右端的电压达0.7V时,Q2导通。此时,电容C2的右端电压直接被拉地(即电压为0),但是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则该电容左端电压瞬间变为-4.3V(原电容C2两端的电压为4.3V),Q1立刻截止,形成另一个暂稳态。此时电容C2开始通过R3放电,放完后又开始反向充电,当电容C2左端电压达0.7V时,Q1又导通。同理Q1导通使电容C1左端电压变为0V,反馈到电容右端电压变为-4.3V,Q2截止,又进入下一个暂稳态,如此反复。
其多谐振荡器的震荡周期为T=0.7(R2C1+R3C2),由于R2和R3、C1和C2的值相同,因此T=1.4*R2*C1,通过改变电容C1、C2和电阻R2、R3的值可改变闪烁频率。
联系方式:邹先生
座机:0755-83888366-8022
手机:18123972950(微信同号)
QQ:2880195519
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英泰科汇广场2栋1902
搜索微信公众号:“KIA半导体”或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供 MOS管 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图文来源其它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