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能存储大量二值信息的半导体器件。按存储功能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一、只读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按写入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固定内容ROM、可编程ROM和可擦除型的EPROM
	1、ROM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ROM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地址译码器相当于最小项译码器。而存储单元是由N沟道增强型MOS管构成的,可以理解为有MOS管存在,则其单元内存储的信息为1。
	地址译码器相当于“与逻辑矩阵”,ROM 存储矩阵相当于“或逻辑矩阵”,整个存储器是一个“与或”矩阵。一般情况下,“与矩阵”是不可编程,而“或矩阵”是可编程的。
	若ROM有n条地址线,m条位线,则ROM矩阵的存储容量等于2n×m。
	
	2、ROM的分类 
	简单了解掩模ROM、PROM、EPROM、E2PROM和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的功能,不做重点。
	
	3、ROM芯片
	EEPROM典型芯片2864A的芯片引脚如图所示
	
 
	A0~A12为地址译码输入端,I/O0~I/O7为8位数据输入输出端,CE为片选端,为写使能端,为读使能端。2864A共有213条字线,8条位线,其 存储容量为213×8bit(8K byte)。
	EEPROM 2864的工作方式如图所示
	
 
	此外Flash Memory芯片的引脚图和工作方式也要理解掌握。
	二、随机存储器(RAM)
	RAM按工作原理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1、ROM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ROM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方式如图所示
	
 
	
 
	SRAM和DRAM的结构和功能对比
	
	SRAM:以触发器为基本存储单元,所以只要不掉电,其所存信息就不会丢失。该类芯片的集成度不如DRAM, 功耗也比DRAM高,但它的速度比DRAM快,也不需要刷新电路。一般用于构成高速缓冲存储器 。
	
	DRAM:一般用MOS型动态存储单元构成,结构简单,集成度高。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刷新,极间电容中的电 荷会在很短时间内自然泄漏,致使信息丢失。所以,必须为它配备专门的刷新电路。
	
	2、DRAM的刷新方式有三种,了解就好,不做重点。
	
	3、RAM芯片 
	61LV25616芯片的引脚图和功能表如图所示
	
 
	地址线为18根A0~A17,I/O0~I/O15为16位写入/读出数据线,其容量为218×16 bit=256k×16 bit
	
 
	三、半导体存储器容量的扩展(重点内容) 
	1、 位数的扩展 
	适用于每片RAM或ROM字数够用而位数不够时。
	接法:将各片对应的地址线、片选端、读写控制端分别接在一起,各片的数据输出端并行使用即可。
	例:用2片2114(1024×4bit)RAM构成1024×8bit的RAM
	
	 2、数够用而字数不够时 
	
 
	接法:将各片对应的地址线、读写控制端和数据输出端分别接在一起,各片的片选信号由附加地址位译出。
	例: 用2片2114(1024×4bit)RAM构成2048×4bit的RAM
	
 
	
	
		联系方式:邹先生
	
	
		联系电话:0755-83888366-8022
	
	
		手机:18123972950
	
	
		QQ:2880195519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天吉大厦CD座5C1
	
	
		
	
	
		关注KIA半导体工程专辑请搜微信号:“KIA半导体”或点击本文下方图片扫一扫进入官方微信“关注”。
	
	
		关注「KIA半导体」,做优秀工程师!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阅读原文可一键关注+技术总汇